您所在的位置:曹妃甸163 > 文化频道 > 家乡文史

“垱”的记忆

发布:2014/10/2 8:46:36  来源:曹妃甸作家协会  浏览次  编辑:阡陌行

  “ 垱”是形声字,字典里是这样解释的:方言,指为便于灌溉而在低洼的田地或河中修建的,用来存水的小土堤,通俗点说,就是挡水的土埝。江淮流域称作“圩”、湘江、汉水流域则叫“垸”。

  唐海县城南边的输水干渠,我们本地人叫做洪水垱,县城北边一分支上的唐柏路过河桥,我们叫做海垱桥。洪水垱名字的历史应该起自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建设国营柏各庄农场之初,修建输水干渠,引滦河水生产水稻,由于滦河水如黄河水一样裹挟着大量黄土泥沙,颜色是黄色的,人们习惯上就叫做洪水垱了。过去人们长期视洪水为“猛兽”,其实这个洪水已经不再是“猛兽”,而是已被人们驯化好了为农业生产服务的“家畜”了。海垱桥建设年代要稍晚一些,是国营农场建成以后的事了。建设这些被我们本地人成为“垱”的输水渠道,是全靠人工用抬筐一筐一筐地抬出来的。1955年底,国家计委、建委批准在现在的唐海县境内建立国营柏各庄农场,这是我国“一五”计划156个苏联援建的重点项目之一。为了早日建成这个国家商品粮基地,当时从40个县抽调18万民工,风餐露宿、栉风沐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经过两年多的艰苦奋战,建成了“干、支、斗、农、毛”五级供排水渠道,习惯上都叫做“垱”。

  严格意义上说,这些被称作 “垱”的水利设施,不是字典释义的“垱”。真正符合“垱”的概念的,在我们县境内有两条,位置都在十一农场沽南灶村南,当地人分别将其称作小垱和大垱,应该算作是具有人文价值的物质文化遗产了。其实大小是从遗留下的垱的高度、宽度来说的,如果论建成年代,应该是小垱远远早于大垱,恐怕得早几百年了。现在已经查不到任何资料记载,长辈也没人能说得清楚,小垱到底是建于哪年了。我觉得有一种说法还是比较可信的,沽南灶建村立户是清朝乾隆55年(公元1790年),当时人们以熬盐维持生计。村子虽然选择了比较高的地势,而且往南几里地外又有落潮湾作为海潮侵蚀的缓冲带。但毕竟离海很近,雨水多的年头、或海潮大的时候,一马平川的原野上没有能阻滞海水的任何障碍,村庄有被海水淹没的危险,所以祖先们付出艰苦的劳动,在村南大概一华里的地方,从东到西筑起一条土埝,这就是被后人叫做小“垱’的那条拦水河坝了。建设之初一定是又高又宽又大了,但经过 200多年的风雨剥蚀,垱埝慢慢变小、变窄、变低,由原来的大垱变成了小垱。小垱的遗迹,前些年还依稀可见,但前年修建唐曹高速公路时,这个有200多年历史的小垱被埋在了路基之下了。

    大垱离沽南灶村要有五六里距离,是落潮湾的南缘,位置在十一农场与七农场的分界线上,建成时间是国营农场建设初期的上世纪的五十年代末 ,其功能和200多年前修建的那条小垱是一样的,也是为了防止海水倒灌村庄和农田的一座拦海堤坝。这个海垱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从建场到现在,包括1992年、2004年渤海湾两次特大风暴潮,也没有对海垱以北的村庄和农田造成危害。随着时间的延续,这条垱的原有功能也已经弱化,遗迹只剩下十一农场水库西侧,与水库南埝平行的很小的一段堤坝了,但它曾经做出过的贡献还是不时被人提起。大垱还有一个名字,我们这里上年岁的人现在还这么叫,都叫它老崔垱,为什么叫老崔垱呢?是因为这个工程的设计和带领施工的人姓崔,所以叫它老崔垱。这个人具体叫什么名字已经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曾经为老百姓做过好事,尽管这并不是他的个人行为,是组织安排的,但纯朴的父老乡亲们却在世世代代地念着这个人。由此我想到,苏堤春晓能成为杭州西湖十景之一,当然借名人苏轼造势是一个方面,但也说明苏轼为官的成就。所以我们现在提起老崔垱,也从另一个侧面提醒为官者,要时刻想着为人民多办有益的事情。只要一心为民,人民不会忘记,历史不会忘记。
 

相关文章

赞助商推广链接
Copyright © 2003-2009 Cfd163.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