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曹妃甸163 > 文化频道 > 曹妃甸文学

黄鹂

发布:2017/7/28 10:38:58  来源:曹妃甸湿地  浏览次  编辑:李庆玺

  描写黄鹂鸟的古代诗词名句,人们耳熟能详的,首先想到的恐怕就是千古流传的杜甫《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诗人笔下如一幅泼墨的山水画,赏心悦目而意境深远。新绿的柳枝上有成对儿的黄鹂在歌唱,一派喜悦景象,有声有色,构成了新鲜优美的意境;晴空万里的蓝天下,白鹭在自由的飞翔,白鹭在“青天”的映衬下,姿态优美,自然成行。“黄、翠、白、青”四种鲜明的颜色,织成一幅绚丽的图景。我国有四种黄鹂鸟,而在我们这里能见到的只有黑枕黄鹂。原来以为这种颜色艳丽的鸟很少,但从近年观察的情况看,数量在不断增加,看到过最大的群体到过6只在一起觅食,可见其数量应该不少,我们也有幸拍摄到了好多只。

  不知道是否是心有灵犀,古人描写黄鹂,首先写到的是他的鸣叫声,杜甫如此,唐朝诗人韦应物的《滁州西涧》也如此: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往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同为唐朝著名诗人的晏殊《破阵子》,也不例外:

  燕子来时新社, 梨花落后清明。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曹妃甸的黑枕黄鹂,大多数在迁徙时经过这里,属于过境鸟,只有极少数的在这里繁殖,所以平常难得听到其鸣叫声。野生鸟类有一最大特点,如果不在求偶期,好多的鸟是悄无声息的,黑枕黄鹂也是这样。所以黄鹂在求偶期的叫声婉转动听,但是告警声音却是难听得多。记得2013年和2014年秋天,连续两年有两只黄鹂带着他们的孩子,在四农场三队北侧的林带里度过一段时间。黑枕黄鹂警惕性很高,站在高高的树枝上,远远地就能发现人的到来,便会发出尖利的告警声。这声音,在浓密的树林中听起来有一种恐惧的感觉,好像是哪家的小孩子被人掐疼了一样的哭声。

  依我浅见,写黄鹂鸟最好的现代诗,是著名诗人徐志摩的《黄鹂》:“一掠颜色飞上了树。‘看,一只黄鹂!’有人说。翘着尾尖,他不作声,艳异照亮了浓密—-像是春光,火焰,像是热情,等候他唱,我们静着望,怕惊了他。但他一展翅,冲破浓密,化一朵彩云;他飞了,不见了,没了—— 像是春光,火焰,像是热情”。从颜色、神态等方面,极尽黄鹂的不同凡响。这首诗是徐志摩诗词风格的又一次完美地体现。

  (选自《曹妃甸湿地》)

相关文章

赞助商推广链接
Copyright © 2003-2009 Cfd163.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