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曹妃甸163 > 文化频道 > 曹妃甸文学

使命与温度—关于《大唐曹妃》

发布:2014/11/11 8:14:09  来源:曹妃甸作家协会  浏览次  作者:桫椤

传记文学创作是一门古老的行当,在我国尤其如此。古代史学体系中的纪传体传统,在文学上就归为传记文学的范畴。因为牵涉到史实以及人物的定论性评价,故此传记文学带有深刻的史学记号。作为一部历史传记文学,《大唐曹妃》的作者刘兰朝、孙梦成,以这部书证明了他们对曹妃甸地方史的深刻把握。所谓熟悉历史,疆域变迁、区划调整、年代事件自然不可或缺,更重要的是要熟悉历史的细节,即懂得风土人情自古至今的流变,能够感受得到历史事件的丰满和历史人物的温度,这也是最难的,但《大唐曹妃》的作者做到了。作为两位相对“非专业”的作者,难能可贵。况且《大唐曹妃》的篇幅宏大,架构宏伟,所牵涉到的历史和地域背景幽远而复杂,能够有这样一部作品出来,阅读之后,超出我的预期,也不由的引起我一些思考。

多媒体时代文学场域和读者的阅读期待已经变得与之前翻天覆地,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样一部现在看来颇不合“潮流”的作品?正如关仁山先生在序言中所说,乃是出于一种强烈的使命感。使命尽管来自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对曹妃甸深远传统的追念,我想更多的还在于作者对中国传统价值观的坚守,并试图为曹妃甸在时代洪流中的际遇寻找一种形而上的历史凭证。曹妃的身上承载着我们所熟知的苦难史,也有着改变命运的蝶变史,她在某种意义上是作为民族母性的化身出现的,“外柔内刚、忍辱负重、惩恶扬善、扶危济贫、舍己为人”这些构成民族灵魂的元素集中体现在曹妃身上,是历史的积淀,同时也是人性的积淀。作者写曹妃,写她的苦难和坚守,写她的宽容和忍让,写她的嫉恶如仇,写她对普通百姓的悲悯情怀,正是基于对中国传统价值观念的认同和怜惜。唐朝隔了千年,时代勇往直前,但绵延而来的传统普世价值以及人性之美却永是在内心流淌的“潮流”,作者的责任和使命意识便也坦呈在目了。

从另一个角度说,在当代经济开发格局中,曹妃甸的位置在河北乃至国家层面上,都举足轻重。深入挖掘这样一位代表曹妃甸历史的人物之命运,发掘构成曹妃甸人精神源头的心灵内涵,在浮躁与喧哗的经济场域所表达的人文意义不言而喻。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我们固然握有解释历史的权力和可能性,但是恰恰是这种可能性让我们更加认识到:我们正是在这样一块礁石上立足,才得以千帆竞发的。失去了这个基础,我们就将万劫不复。因此,《大唐曹妃》的作者站在历史的瞭望台上,看到的却是现实巨舟劈波斩浪的航路。读《大唐曹妃》,勿宁说我们在读一个人物和她所处的时代的历史,也是在读曹妃甸人的心灵史。这或许也应当是作者以及这部作品的责任和使命吧。

从史籍和文化人类学的角度看,或者用田野调查的方法来考证,曹妃的真实性是存在的,否则即无法解释当地诸多与曹妃有关的民间传说和地理命名。但时间已经让曹妃成为传说中的人物,考古发掘怕也不能提供她存在的证据,更遑论她的传奇故事。在这种矛盾之中,拜二位作者之所赐,我们在《大唐曹妃》中看到了一个近乎真实的曹娴,是文学却让她重生——我所谓真实,并非我握有曹妃存在的证据,而是二位作者凭借艺术想象和艺术创造,给了我一个在艺术感觉上极为真实的曹妃。幼年时被婶娘忌虐时的悲苦,刻苦习武侠肝义胆的豪迈,对李世民情深意切的关心,爱子被害后在宫中诸妃倾轧的创伤,使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那个能保佑渔民出海平安的神仙,而是一个有活的、有温情的人。作为一个历史人物,她在作者笔下没有被剔的只剩骨架,而有如此丰满的筋脉和血肉,这更得益于作者对历史细节的把握。毫无疑问,曹妃这个形象是成功的。我想,读者在《大唐曹妃》里的期许是值得的。

相关文章

赞助商推广链接
Copyright © 2003-2009 Cfd163.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