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曹妃甸163 > 文化频道 > 曹妃甸文学

消失的传统农具--把锨(掐刀)

发布:2014/10/12 20:15:17  来源:转载  浏览次  作者:阡陌行

   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劳动人民依据生产条件和农作物种植品种,发明了大量的简便而实用的农具。由于地域不同、方言土语的差别,同样的农具名称却五花八门。“把锨”这个名称,应该是区域特点最为鲜明的农具之一了,可能除了冀东沿海平原一带独有的叫法,别的地方再也不这么称呼的。查了一些资料,这种农具标准叫法应该叫做“掐刀”,有的地方也叫“爪镰”,东北地区则叫做“捻刀”。准确地表述就是收获禾穗的短镰刀,它的用处用很大的局限性,只适合用作谷穗和高粱穗的收获。我觉得,在对这一农具的众多称呼中,还是我们本地叫它做“把锨”的称呼最为贴切,抓住了这个物件的本质不说,重要地是高度概括了它的一切特性,这个名称可谓形神兼备,再恰当不过了。首先,它的外形像"锨",上窄下宽的梯形状,下部开刃锋利有锨的特点;其次,是个头很小,是握在手心里的“锨”。手大的人握着它,别人从外边看不到手里攥着的是什么东西。

    这种农具制作很简单,一般由走街串巷的铁匠师傅,按照主人要求的大小尺寸,用一块钢锭,加热后,在砧板上反复锤打,锻造成一块长度不超过二十公分,宽度六七公分,上厚下薄的梯形铁片,下部开刃,“把锨”就做成了。再在上部两侧各打一个孔,为的是能在上面绑上棉布,防止使用时磨手。然后再缀上一块布带或皮革带子,使用时把手穿进布带里,这样就方便用力了。

上世纪七十年代以前,冀东平原的农作物以旱田作物为主,沿海平原因其土壤盐碱度高,可选择的作物不多,首选就是高粱了。高粱具有耐盐碱、耐瘠薄的特性,很适合盐碱地种植。那首脍炙人口、流行一时的《父老乡亲》里的“我住过不少小山村,到处有我的父老乡亲,小米饭把我养大,风雨中教我做人”。而在整个冀东平原,祖祖辈辈却是吃着高粱米走过人生历程的。每逢夏季,高粱长到一人高,田野里便起了青纱帐,如烟似雾的绿色屏障,遮盖了一望无垠的平原,曾经空阔的原野因而鲜活无比。到了秋天,高粱穗子开始由绿变红,几阵秋风过后,整片高粱地霎时像是被一张大红布罩住,充满生机和活力。秋风下,高粱扭动腰肢,摇曳多姿,顾盼生辉。特别是傍晚的时候,晚霞烧红了半边天,金色的余辉斜洒在高粱穗子上,这时你会看到高粱通体油亮。穗头到叶片都闪现着点点金光,层次分明、目不暇接。这种浓烈的色调,仿佛给高粱化了妆,煞是好看。其壮阔比张艺谋的电影《红高粱》更胜一筹。高粱收获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用镰刀把高粱砍倒,这是个力气活,一般由男劳力来完成;第二个阶段,把高粱穗子从秸秆上用把锨掐下来,这是个巧活,一般由妇女来完成。掐高粱穗时,一手紧握“把锨”,另一只手抓过高粱穗,手到之处,穗子与秸秆身首分离,不一会,身后便留下一串串的高粱穗子。最后由专人把高粱穗捆好用车运到打麦场里去碾压,红橙橙的高粱便可以颗粒归仓了。

“把锨”这个名称虽然土点,但它的历史却很悠久。这种农具,古时候叫“”。汉代许慎《说文解字》注释为“,获禾短镰也。”汉代刘熙《释名。释用品》注解为“,获禾铁也,断黍穗声也。”黍,便是谷子高粱之类的农作物了。这个农具,是从原始的农业收获工具石刀、蚌刀发展而来。春秋以前是铜,战国以后为铁。《管子》曰:“一农之事,必有一耜、一铫、一镰、一、一椎、一,然后成为农。”这里所说的“耜”是掘地的工具,相当于现在的镢头, “铫” 和“”是锄草的农具,相当于现在的锄,镰就是镰刀了,“椎”是连枷,打场的工具,,就是把锨,也就是掐刀,可见把锨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有多重要。

冀东地区,特别是沿海地区,多年没人种植高粱了,“把锨”这个专伺收获高粱、谷子的农具早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再也难以见到这种传统农具了。我国现在高粱的主产区在东北,没有实地考证过,不知道现在收获高粱是否还使用这种专门工具,如果也是全部机械化收获了,那就很难再见到“把锨”这种实物了。

相关文章

赞助商推广链接
Copyright © 2003-2009 Cfd163.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