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曹妃甸163 > 生活频道 > 房产家居

一季度投资额超2600亿 房企集体为旅游地产烧钱

发布:2012/5/31 11:24:47  来源:互联网  浏览次  编辑:佚名

  广西的北海、海南的“天涯海角”……很多在地产圈里混了十几年的“老人”,至今都还记得上世纪90年代旅游城市的楼市泡沫。当泡沫破裂时,出现的大量“烂尾楼”让当地的房产业从此一蹶不振。

  如今,在楼市调控的大背景下,新一轮的旅游地产泡沫又开始渐隐渐现。从海南岛到惠州东海岸、渤海湾、山东半岛,再到云南西双版纳,如今随处可见开发商以旅游地产之名跑马圈地的影子。

  自2009年以来,发展旅游和文化产业日渐被提升到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的高度,围绕旅游度假、生态养生、养老需求的旅游地产开发成为开发商争相追捧的投资热点,旅游地产开发到了白热化阶段。

  据统计,万科、华侨城、中信、华润、海航、万达、恒大、龙湖、中坤、中弘地产、富力、世茂、雅居乐、佳兆业等房地产行业前100名的房企中,至少有三分之一介入了旅游地产领域。

  旅游财富网初步统计数据显示,2012年一季度,全国旅游地产投资继续井喷,投资上亿元的签约项目就有近70个,总规模达2600多亿元。而今年1~4月,全国房地产总投资为15835亿元,可见旅游地产的投资热度。

  房企扎堆涌入旅游地产

  与商业地产一样,随着房地产行业发展形势的变化,越来越多的房企因调控而选择旅游地产领域,试图抢占下一轮房地产行业的经济高地。近年来旅游经济的上升也带动了旅游地产的投资热潮。

  土地成本远低于周边华侨城借旅游之名低价拿地?

  房企大规模进入旅游地产,其中一个目的是获得大量低廉土地。

  申银万国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华侨城在西南某城的拿地平均价为80万元/亩,而该区域当时的土地市场价为130万~150万元/亩;在北京的项目拿地平均价约为100万元/亩,远低于当时周边商品房用地200万元/亩的土地成本。

  以旅游为主业的华侨城,旅游收入只占营业收入的约36.4%,而房地产收入却占公司收入的59%。上述收入比例是否意味着华侨城是在借旅游地产获取低廉土地呢?《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昨日曾向公司发出采访提纲,但公司未予回应。

  地产和旅游收入一增一降

  华侨城A(000069,SZ)2011年财报显示,公司2011年占营业收入10%以上的两大支柱产业分别为地产开发与旅游综合业。然而,华侨城近期被指借助旅游业名义低价为地产开发圈地。

  5月13日,新华社旗下的《新华视点》官方微博所发的一条微博引发关注。据该微博介绍,华侨城组建美术馆连锁馆群,目前在北京、上海、深圳、西安、武汉等重点城市全面推出。

  后经披露,华侨城在建或已建的美术馆数量高达10家,引发众多人士质疑。浙江美术馆副馆长桑火尧就在微博上评论道:“警惕以办美术馆之名行拿廉价土地。”

  一位业内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华侨城的商业模式为旅游加地产,践行先旅游后开发的路径,并通过后期的地产开发产生的现金流反哺旅游。这种模式从产生始起便留下了以旅游之名行地产之实的嫌疑,尤其在近几年房地产业大发展的背景下表现得更为明显。

  地产业在华侨城业务链条上的占比份量上升的情况,侧面说明了问题。

  华侨城2011年财报显示,房地产业收入全面压倒旅游综合收入成为公司的第一大产业,这与华侨城一直将自己划归为“非房企”的形象形成对比。

  年报显示,2011年华侨城房地产业收入为102亿元,占公司营业收入近59%;旅游综合业的收入为63亿元元,占营业收入的36.4%。同时,2011年华侨城的旅游综合业营业收入同比大跌32.96%,42.30%的毛利率低于公司整体平均毛利率53.11%,且同比下降5.42个百分点;相反地,地产业营业收入同比大涨45.51%,63.03%的毛利率比公司整体平均毛利率高出近8个百分点,且比去年同期增加3.58个百分点。

  上述人士认为,从华侨城两大主业的对比可以看出,公司的核心是地产,而旅游只是配角。

 [1] [2] [3] 下一页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03-2009 Cfd163.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