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曹妃甸163 > 信息资讯 > 曹妃甸新闻

曹妃甸:建设“高颜值”人居环境助力乡村振兴

发布:2019/4/10 12:17:01  来源:转载  浏览次  编辑:佚名
 

  曹妃甸是传统的农业大县。近些年来,该区加强农村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建设山清水秀、天蓝地绿的生态宜居乡村,以“高颜值”人居环境助力乡村振兴。

  从基础入手 发展绿色农业

  农村是农民生产生活的家园。乡村环境好不好、美不美,事关民生福祉。曹妃甸今年着手从农村最基础的改肥、改水、改厕,农村废弃物处理入手,给农民一个干净整洁的生产、生活环境。

  “前几年刚试行低毒农药跟有机肥时,村民不理解,很少人响应。”曹妃甸一农场场长高克敬说,后来村民看到成效,纷纷都改变做法,少施化肥农药,改用有机肥。去年,我们拿出没有任何污染和农药残留的75亩稻田,进行对外“认养”,今年面积还要增大。

  其实,像这样发展绿色农业的例子在曹妃甸还有许多。2019年,曹妃甸测土配方施肥面积实现全覆盖,缓释肥应用面积达到7.5万亩,有机肥应用面积达到3万亩,绿色防控面积达到15万亩,统防统治面积达到17万亩。

  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是关系民生的一件“关键小事”,也是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关键点,近年来,曹妃甸积极在农作物秸秆、禽畜粪便利用上做文章。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加快畜禽养殖粪污处理设施建设,加快推进秸秆收储运体系建设,加快有机肥替代化肥进程,今年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比例达到75%,秸秆综合利用率保持在96%以上。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5%以上,粪污处理率达到75%以上。

  落实“河长制” 改善水生态

  曹妃甸按照“全域治水、清水润城”工作要求,严格落实“河长制”,着力开展入海河流水质提升、河道综合治理、水源置换、污水处理厂改造提升、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试点、畜禽养殖清理等6项工作,实现全域治水清水润城工程突破提升。

  如今,天气一天暖似一天,曹妃甸的河道、干渠清水流淌,岸上垂柳吐出了嫩芽,人们或成群结队或不约而同地在岸边垂钓,如此美好静谧的画境,就发生在曹妃甸的乡村。然而这后面是曹妃甸持续治理河道的不懈努力。

  曹妃甸河网密布,市级河道2条全长36.5公里,区级河湖12条(座)全长136.9公里。但均属于中小河流、季节性河流。近年来,上游无水源补充,水体交换越来越难,治水压力越来越大。

  曹妃甸今年从预警监测和水质污染应急处置方面入手,实施适合曹妃甸的河道水体原位治理工程项目。清理沙河、小青河河道内水产养殖,对一排干、沙河、黑沿子排干、小青河、二泄等5条河道进行分段清淤。对曹妃甸4座污水处理厂改造提升,出水水质达到类IV类。在人口比较集中的3个小区、10个村庄新建13套农村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打造13个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试点,探索可复制的科学处理污水模式。

  实施清洁行动 打造宜居新农村

  “生态宜居”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曹妃甸今年深入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以建设美丽宜居村庄为导向,全力推进,村庄清洁行动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水平。

  村庄清洁行动就是在农村广泛开展“五清三建一改”,即清理农村生活垃圾、清理房前屋后乱堆乱放、清理闲置宅基及残垣断壁、清理沟渠坑塘黑水污水、清理畜禽粪便;对清理出的场地规划建设小游园、小菜园、小果园;改变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不良习惯。今年9月底前,基本完成“五清”任务,年内60%的村庄完成“三建”任务,以“高颜值”人居环境助力乡村振兴。

  曹妃甸年内将硬化主街道5.2万平方米、入户道路12万平方米,所有行政村实现“户户通”;重点开展街道、隙地、庭院、环村林等绿化,新增造林绿化面积823.97亩;实施村庄亮化,安装路灯1189盏;实施村庄美化,整治村街立面,绘制宣传文化墙,推进地名标志设置标准化;50%以上的庭院建成美丽庭院,10%的庭院建成精品庭院。 (本报记者 黄志山 通讯员 梁金凤)

相关文章

赞助商推广链接
Copyright © 2003-2009 Cfd163.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