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曹妃甸163 > 信息资讯 > 社会快讯

曹妃甸海洋民俗文化丰富多样 渔民号子宏亮雄壮唱起

发布:2014/7/10 10:45:49  来源:转载  浏览次  编辑:佚名
 

曹妃甸区柳赞镇蚕沙口村的妈祖。闫玲 摄

  长城网曹妃甸7月9日电(记者闫玲)日前,记者了解到,曹妃甸区在河北省率先启动民俗文化普查活动,对本区域内民俗文化资源进行系统化、抢救性挖掘整理。随着普查活动的开始,曹妃甸的海洋民俗文化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有古老的妈祖庙资源,有“七十二面灶”制盐历史,有高仿的风船模型,有“古丝绸之路”打捞上来的瓷器,更有经久不衰的渔民号子。

  据曹妃甸区柳赞镇的工作人员介绍,海上渔民从事的劳动活动大多数是非常繁重的,如推船、拉船、扬帆、超锚、打樯等活计,需要多人同时形成一股爆发力才能完成。所以,渔民们在长期的生产过程中,创作产生了宏亮雄壮,足以激发人们使出爆发力的渔民号子,有领唱、有合唱。根据生产项目的需要,渔民创造喊出不同曲拍的号子,有短促号、坐号、行号、长撞号、起锚号、打篷号、打樯号、拉网号等。而渔民号子对领号人的素质要求很高,声音尤其宏亮,节奏感特别强,有十分强烈的号召力。

高仿的风船模型,过去渔民乘此种船打渔。闫玲 摄

  渔民在渔场打掛网樯时,就有这样的词曲:

  领:喂呀--喂呀--,合:哈--哈--

  领:人是铁呀,合:哈--哈--

  领:饭是钢呀,合:哈--哈--

  领:打不进樯去,合:哈--哈--

  领:怪人囊啊,合:哈--哈--

  领:叫小伙子,合:哈--哈--

  领:使真劲吧,合:哈--哈--

  领:别只想着,合:哈--哈--

  领:大姑娘呀,合:哈--哈--

  ……

现在渔民出海打渔的船停靠在码头。闫玲 摄

  据当地的老人介绍,渔民号子的产生,不仅提高了渔民战天斗海的决心和信心,而且在国家的建设工程中发挥过巨大作用。毛主席在70年代发出“一定要根治海河”的伟大号召。全国以民兵为建制的治河大军齐聚治河现场。当时河上要架一座桥,需要将500棵10米长的粗大木桩打入河底。这任务交给了其他连队,可是一天才打入两棵木桩。柳赞连队接过这任务后,喊着打樯号子,仅一天时间就打入40棵木桩,只用半月时间就完成了任务,比指挥部要求的时间提前了45天,为根治海河立了大功。柳赞渔民连队受到治河总指挥部的嘉奖

相关文章

赞助商推广链接
Copyright © 2003-2009 Cfd163.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