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曹妃甸163 > 精神文明 > 道德建设

曹妃甸区八农场弘扬孝德文化促进公民道德建设

发布:2013/6/10 11:31:04  来源:转载  浏览次  编辑:佚名

春天,是希望的季节。走进唐海县八农场,我们能清晰地感到春满家园,到处充满了文明的气息。八农场区域面积81.8平方公里,辖18个行政村、居委会,总人口2.8万,拥有农业资源8万亩,是唐海县人口最多、土地面积最大的农场。八农场曾经荣膺首批“全国文明村镇”,连续多年被省、市、县授予“文明单位”、“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近年来,这场把打造“文明八场”做为主攻点,大力开展孝德明星表彰、道德模范评选、亲情扶助等活动,让精神文明之花在新农村沃土上竞相绽放。

  群众当明星、孝德广传承

  孝,是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是最为重要的德行。古有“弃官寻母”,今有“弃业从孝”;古有“亲尝汤药”,今有“亲身试针”。近年来,八农场党委按照市、县委宣传部、文明委的安排部署,把弘扬孝德文化作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抓手,开展了“孝德明星”评选活动,产生了八农场新二十四孝,并且把握孝的精髓,挖掘孝的内涵,凝聚孝的力量,着力唱好三出戏,有力地推动各项工作的扎实开展。

  一是唱好评选重头戏。严密组织,制定活动预案,成立组委会和评审委员会,对照《评选标准》,调查核实,层层把关;突出新意,在组织评选表彰的基础上,将24位孝德明星的事迹编印成书,人手一册,使孝德观念更加深入民心;广泛参与,推荐活动面向全场所有干部群众,首届推荐就达到60多人,而且群众占了绝大多数;公平公正,村队推荐和群众自荐相结合,评选结果社会公示,主动接受群众监督。

  二是唱好教育拿手戏。八农场按照新老结合、凸显特色的原则,辑印的《八农场新二十四孝》,既有传统经典“二十四孝”故事,又有“郑凤兰替夫尽孝、孙凤武赘婿伴寝、孙兆芹孙媳孝祖、郑术静弃业从孝、孙娟亲身试针”等24位孝德明星,并且把该书作为中小学生德育课的教学内容,使孝德文化在孩子们的心中深深地扎根,对孩子们树立孝德观念、养成高尚品质隐、陶冶道德情操起到重要作用。

  三是唱好宣传功夫戏。八农场在孝德明星评选过程中开展了“三比三看”活动;在重点村队制做二十四孝大幅宣传栏,广泛宣传孝德典型;利用母亲节、父亲节开展尊老爱亲、感恩父母宣传月、十佳母(父)亲评选等活动,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形成崇尚孝德风气,浓厚比学赶超氛围。

  人人学榜样,道德成风尚

  一直以来,八农场把培树道德典型做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大力抓好学雷锋双十佳典型、道德模范、勤廉双优干部等评选活动,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带动了广大党员群众文明素质的提升,推进了公民思想道德建设。

  一是好人好事层出不穷。2012年初,唐海县文明办辑印《雷锋精神在唐海》一书,收录了唐海县十五年来596件学雷锋事迹,其中就囊括了八农场的学雷锋好事53件,许多学雷锋好人好事被全场群众所熟知,比如私营业主捐资修路、干部群众两次为白血病患儿捐款、支部书记义救车祸伤者等。一些好人好事被唐山市级报刊登载,成为八农场文明建设的缩影。这些学雷锋典型是八农场普通干部群众中的一员,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举动,但是他们心地善良、品行高尚,用无私奉献谱写了人间大爱,用无畏义举彰显了社会正气,用无限真情传播了文明风尚。

  二是道德模范声名远播。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八农场文明的沃土上养育了一大批思想进步、品德高尚的普通群众。比如,八农场尚庄子残疾青年张超,在全国游泳锦标赛和全国残运会上摘金夺银,并且乐于助人,在自身行动不便的情况下,热心照顾同行的小运动员,先后两次获得赛会体育道德风尚奖,两届婵联唐海县十大杰出青年,并且被评选为201111月份全国好人榜“助人为乐好人”;八农场小戟门退休党员李自连十年如一日照顾瘫痪邻居,被评为唐海县道德模范,并入围20121月份全国好人榜“助人为乐好人”;八农场黄土庄妇女李中兰常年照顾体弱多病的邻居老人,书写了“近邻如同亲人”的大爱故事,被评选为唐海县道德模范,并入围“河北好人”。

  三是勤廉双优率先垂范。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党员干部的一言一行,都会对群众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为此,八农场将整肃作风当作优化民风、倡树文明的切入点,大力开展了勤廉双优活动,制定了“保持勤政廉洁、提高办事效率、强化党性观念、规范制度管理、落实工作目标”五个方面的目标,确立了“五大目标”、“十三项保障机制”,一批崇尚文明、引领发展的好干部脱颖而出。新河头党支部书记李时红响应县、场发展临港现代农业的号召,承包了南田庄120亩旱田发展大棚蔬菜种植,在他的带动下,200亩蓝莓枸杞特色果蔬种植园、2000亩订单马铃薯示范园区陆续签约,八农场北部万亩蔬菜基地建设初显端倪。

  亲情惠民生,扶助也文明

  八农场场大人多,群众生产、生活需求千差万别,各种弱势群体需要帮扶救助。因此,八农场把改善民生、排解民忧做为提升社会和谐水平、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一环,开展便民服务、网格管理、亲情扶助,提高了全民幸福指数。

  “三站一厅”把机构建到群众身边。农场创新推行村级党员服务站、经济服务站、民事服务站和机关为民办事大厅为一体的为民服务模式,挂牌上岗,首办负责,全程代理,为群众代办证照申领等事项,调解民事纠纷,提供致富信息,方便了群众办事,拉近了党群关系。在村庄搬迁工作中,各村队党支部勇担重任、攻坚争先,连续奋战六昼夜,为群众办理实地测量、证照审核等工作,顺利完成1248户、占全县27%的安置签约任务。目前,“三站一厅”已经成为八农场服务群众的前沿窗口、促进农工增收的有效途径、化解基层矛盾的绿色通道、支部发挥作用的最佳平台,实现了为民服务的“近距离”和干群关系的“零距离”,成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巨大推动力。

  “四个一”把服务带到群众身边。在全场有活动能力的党员中,广泛开展“四个一”活动,即每名党员至少发展一个致富项目、帮扶一个贫困户、培养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分包一个和谐责任小区,无职党员广泛参与,先锋模范作用充分显现。例如,尚庄子党员王建强承包2000亩渔池发展淡水养殖,并为周边的养殖户无偿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帮助许多养殖户共同发家致富;小戟门村党员韩春才带头承包30亩大棚,发起成立绿兴蔬菜合作社,带动本村20多名菜工群众走上致富路,今年他又承包了100亩水田,发展“稻、蟹、鱼综合养殖”新项目。通过实行党员“四个一”活动,搭建起共产党员发挥作用的平台,激发出每一名共产党员的创先活力,在推进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民诺办实事中发挥出先锋模范作用。

  “亲情联动”把温暖送到群众身边。2010年,八场整合全社会爱心资源,创新成立“亲情联动扶助会”,搭建爱心救助平台。在募捐活动中,以王建强、孙兆宏、郑文革、郑建永为代表的一批党员干部和创业成功人士踊跃捐款,为黄土庄白血病青年郑艳冬、芦苇庄心脏病患者孙百川等一批困难家庭献出了自己的爱心。两年来,“亲情联动”扶助会共吸纳捐款78万元,为162户重病大灾的家庭落实救助金54.8万元,受到群众一致好评。同时,广大党员干部坚持常年开展帮困扶贫活动,每逢春、秋农忙时节,孟令扬、孙玉权等困难户的农田总会及时出现党员干部的身影,免费为困难户插秧、除草、割稻,十多年来从未间断。

  春色满园关不住,八场大地尽文明。沐浴科学发展的春风,迎着省八次党代会、市九次党代会和县七次党代会的朝阳,一个充满生机、充满希望的文明八场,正以崭新的姿态,阔步迈向未来。

相关文章

赞助商推广链接
Copyright © 2003-2009 Cfd163.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