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曹妃甸163 > 信息资讯 > 曹妃甸新闻

曹妃甸重盐碱地改良与植被构建科研获重大进展

发布:2011/11/17 10:09:30  来源:转载  浏览次  编辑:佚名

   记者志远从省农林科学院滨海农业研究所获悉,该所承担的“曹妃甸新区盐碱地耐盐植物筛选及绿化技术集成示范”科研项目中,泥质重盐碱地综合改良与植被构建技术研究,取得重大进展。省科技厅专家认为,该项研究达到同类研究的国际先进水平。

  曹妃甸所处的滨海地区泥质重盐碱地土壤盐渍化程度高,土体全盐含量一般在1.5%以上,地下水位浅,土质粘重,通透性差,淋盐能力差,改良难度大,构建植被的适生植物少,这些因素成为制约滨海经济开发区生态环境建设的最主要障碍。

  目前此类型区绿化普遍采用“隔离层+客土”的工程避盐措施,虽然取得一些成效,但是也存在严重问题。一是不仅成本极高,而且对取土地域的土壤、生态条件造成破坏。二是栽种的一些传统的耐盐树种耐盐能力较低,景观效果也难以持久,出现“一年绿、二年黄、三年进灶膛”,甚至出现“春天绿化、夏天黄化、秋天白化”的现象。

  通过“曹妃甸新区盐碱地耐盐植物筛选及绿化技术集成示范”项目的实施,省农林科学院滨海农业研究所构建了滨海绿化苗木资源库。在明确滨海泥质重盐碱地物理、化学特性的基础上,引进乔木类、灌木类、草花类等耐盐碱绿化植物资源80个,筛选鉴定出适应滨海生态条件的资源64个。该所深入研究了竹柳、芙蓉葵、刚毛柽柳等8种适宜绿化植物的形态指标和耐盐生理指标,明确了其适生性;明确了泥质盐碱地改良的技术关键,对绿化乔灌木树种及地被植物种选择、暗管排水淋盐、土壤培肥改良、集雨集墒、覆盖抑盐等技术进行了成功集成,形成了盐碱地原土绿化技术体系;针对滨海泥质重盐碱地的盐碱度高、渗透性差、植物定植难度大等技术难题,创建了“梯次推进”的植被构建模式,先栽植耐盐能力强的先锋植物,随着土壤盐分的下降,栽种耐盐且景观效果好的植物,逐步达到绿化设计要求。

  据介绍,该项目在土层(0—50cm)全盐含量1.97%—5.13%(平均3.41%)的滨海泥质海岸带示范区原土直栽绿化,成活率达90%以上,且较客土置换每平方米节支131.50元。实现了重盐碱地植被低成本快速构建,示范效果显著,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推广前景广阔。

相关文章

赞助商推广链接
Copyright © 2003-2009 Cfd163.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