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曹妃甸163 > 生活频道 > 房产家居

“我也要有”的住房观念推动了房价的暴涨?

发布:2010/7/7 9:55:25  来源:互联网  浏览次  编辑:佚名
屋子、有产权的;大屋子、最好能多几套、套现还能赚钱的——构成了现代中国人的住房观念。无房不成家、无房即无能,构成了中国人买房的冲动。

  2009年岁末,一部由于迎合“房奴情结”而走红的电视连续剧,成功地将中国人买房卖房这种单纯的经济行为,折腾成了一种文化现象。
由于在这一年,似乎再也没有什么能如房市这般牵动人们的神经,左右人们的悲喜。
  固然打着“房奴”标签,但实际上更主要靠“小三+贪官”吸引眼球的电视剧《蜗居》,更深层次地反映了在“求房”的漫漫征途中,人们价值观念的变化。为了一个“房”字,似乎“小三”也拥有了一定道德上的上风,颇有几分“房价太高,逼良为娼”的无奈。而海萍超出能力的买房背后所隐藏的虚荣以及不理性的消费,则几乎完全被情绪化的喧嚣沉没了。
  有人劝说,中国人脑子里就不应该有人人享有住房产权的概念,中国已成为私有产权房拥有比率最高的国家。但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来,最难平抑的恐怕就是“凭什么你有、我却没有”的愤怒。
  被骂得最多的地产商是华远地产董事长任志强,他的言论屡屡遭到外界强烈反对,他也很委屈,2008年他在一个商人的小型聚会中无奈的说:“房价不会下降是明摆着的,为什么不能说呢?”
  看看最近5年的中国大学生毕业人数:2006年413万、2007年是498万,2008年的559万,2009年是610万,预计今年将达630万人。这些毕业生绝大部分都将留在大城市就业,在工作3至5年后都面临着成家、住房的需求,在这个刚性需求链中,他们是最低的一环:自住、对房屋品质追求不高、面积不求太大。这还不算那些因城市拆迁而产生的住房需求和投资型的需求。
  某种意义上说,“我也要有”的住房观念推动了房价的暴涨,需求太强力了。要知道在国外,曾经风靡全球的美国经典剧目《老友记》里的钱德勒、罗斯在年过30的时候,仍然只能在纽约这座繁华的都市租房而居,甚至是合租。而在日本东京,在市区拥有一套几十平方米的住房,是很多工作了几十年的人都不敢想的。
  由此,我们得出必须重视的房地产结论之一:中国房价不会下跌。在这一轮开发潮中,中国房地产的出路是从一线城市向二线城市过渡,从一手房向二手房过渡,从满足富人群体到满足中低收入群体的过渡。
  第二个重要的结论是:中国房地产是朝阳行业而不是夕阳行业。大连万达团体董事长王健林是这个结论的重要支持者,他以为:中国房地产至少看好20年。这是一个经验的判定,也是富于洞见的看法。中国要从农业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过渡,必须完成的一件事情是城市化。
  一方面是如此庞大的住房需求,另一方面是政策上以宏观调控的方式在控制土地的输出、控制银行开发贷款的输出、进步二手房交易的本钱,甚至对小产权房的严查,这些都促成了住房成为更为紧俏的商品。
  1998年到2009年,中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增长速度接近10%,而这个期间的房价,根据统计局的数字每年增长8.2%,也就是说中国人的收入涨得比房价快。但在大多数民众看来,这样的结论很滑稽,由于明显与人们的亲身感受不相符。题目的根源在于中国的贫富差距拉开的更大,平民百姓开始觉得被抛弃。
  王小波说过,好消息信使总是受人欢迎的,而坏消息信使总是使人不爽,甚至被杀头。趋利避害是动物的第一反应,尤其是在中国房价一路上涨10多年的今天,总是有这样的坏消息在不停的提醒一个庞大的群体或族群“会有很多人无法完成拥有住房的梦想”,当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渐渐相信并为此愤愤不平的时候,就成了现在中心政府屡屡提到的“房价带来的社会压力是政治题目”。
  社会广泛的对于房价和“忧其屋”的愤怒,促成一个可能的相对公平的房市的到来——商品房和保障房并存的双制度回归,并且到了不得不认真对待并执行双制度的时候。
  10多年来的中国住宅市场化改革的核心是土地和房屋的商品化,令大量国有和民营的房地产企业拔地而起成为社会经济的主流,这个行业的财富集中度达到了令人吃惊的地步。住房改革市场化以后,由于政府部分的利益化,造成社会保障的缺失,或者说对于多次提出的保障性住房的政策视而不见,这就意味着中国住房制度改革的实际失败。
  可以想见,双制度理论上会时未来上一半以上的人的住房题目由政府解决,无论租售。也许那时大多数人的住房题目不再成为人生中最大压力,他们也许还会为“商品轨”里高昂的价格和富人们优越的生活而有别的烦恼和压力。
  经济和收入增长的速度可能永远与人的欲望不匹配。这个欲望,说白了就是所谓“理想”,什么样的房才是“理想”的?是市中心的、宽敞明亮,有着好的配套的幼儿园、小学的大居室住房,还是阔别市中心,需要辗转、奔波才能到达的容身之所?每个人的“理想”,都并不相同,而只有和自己的收入状况结合在一起,才有实际意义。
  进化论有这样的观点,就是生物的进化不是意味着它从低级走向高级,而是它改善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人类凭着一颗聪明的头颅,在20世纪末,智化了自己的居所,却大大弱化了自己适应环境和心智和适应自然的体质。在这个当口,是不是应该停下来,先想一想,再往前走呢?

 

相关文章

赞助商推广链接
Copyright © 2003-2009 Cfd163.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