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曹妃甸163 > 信息资讯 > 曹妃甸新闻

唐海农工花钱有“三变”

发布:2010/1/8 10:17:17  来源:转载  浏览次  编辑:佚名

  随着曹妃甸新区日新月异的发展,唐海县八农场的农工不但生活水平有了极大改善,而且各种观念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花钱都花出了新花样。如今,农工们手里的钱大多花在科技、文化、养老投资上,消费讲实效、追求新风尚的生活理念深入人心。

  “迷信钱”变成“科技投资”

  几年前,八农场小戟门村贫困户李泽学为了乞求好年成,成天在家里烧香供财神,可到头来家境还是没有转机。自从他参加了县、场组织的科技下乡活动后,明白了“要发家、靠科技”的道理。于是,他扔掉了旧皇历,买来了科技书,并承包村里的10亩多地,靠取来的“发财经”搞起了露地蔬菜种植,还诚恳地拜年轻技术员为师,从整地、播种、施肥到病虫害防治等各个环节,认真学、仔细看,边干边摸索经验,终于掌握了一手过硬的管理技术,种菜收入每年都在万元以上。日子渐渐好起来的李泽学深有感触地说:“迷信鬼神不能致富,相信科学才是正路。”

  在这场像李泽学一样科学种田的人越来越多,家家户户都有一两本科技书籍,在农场技术推广站和村内图书室,前来查阅资料和咨询的农工络绎不绝,还有许多农工花钱买来VCD、电脑等,利用光盘和互联网学科技、查信息。农闲时节,聚在街头聊科技、比高招、晒家底,成了这场农工的新时尚。

  “吃喝钱”变成“健康投资”

  以往,每逢傍晚或双休日,村里的小饭店、小超市俨然成为一些村民的“据点儿”,每次都是推杯换盏、不醉不归,这种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既浪费钱财又伤身体,还给左邻右舍和村里社会治安埋下了隐患。自“健康唐山、幸福人民”活动开展以来,八农场党委大力宣传健康知识和生活常识,使农工群众深刻认识到,与其把钱花在抽烟、喝酒上,倒不如省下来给自己投一份“健康保险”。于是,在健康文明生活方式的推广引导下,许多群众纷纷自发出钱购买了扇子、服装、乐器,在广场上扭起大秧歌、跳起健身舞。

  如今,这场芦苇庄、新河头等8个村队建起了秧歌队,李庄、韩庄子等5个村队组建了健身舞队,孙塘庄、桑坨等4个村队建起了歌舞“俱乐部”,这些群众自发组成的娱乐团体很快吸引了数千名农工参与。村民们都说:“这种方式既锻炼了身体,保障了健康,又丰富了业余文化生活,还把钱省了下来,真是一举三得。”

  “箱底钱”变成“养老投资”

  桑坨村六旬老农郑久勤把省吃俭用攒下的钱全都投向了大棚反季蔬菜种植,在科技人员的精心指导下,当年盈利3万多元。高兴得他逢人就说:“有了这几间大棚,比存‘棺材本儿’强得多,以后的生活和养老都不用发愁。”

  按照农民以往观念,大多趁年轻时多挣些钱,为儿孙们盖房、娶亲,一上了年纪就开始舍不得吃、算计着花,从牙缝里挤出“压箱底”的钱,留做养老送终的积蓄。这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往往使许多农民无意扩大再生产,经济收入增长迟缓,还经常因赡养问题而引发长幼不和等家庭矛盾纠纷。现下,随着人们观念的转变,许多将近退休的农民眼界越来越宽了,纷纷把“箱底钱”拿出来,投放在承包或买断果园、大棚上,这一新举措既减轻了子女负担,使晚年生活有了丰厚的保障,又为当地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

>

相关文章

赞助商推广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