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曹妃甸163 > 信息资讯 > 曹妃甸新闻

唐海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纪实

发布:2009/2/24 10:31:52  来源:转载  浏览次  编辑:不详

  唐海县委把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作为党的建设的关键性工作和基础工程,坚持不懈地抓基层、打基础,为加快新农村建设,建设“工业唐海,滨海城市”提供了强大的组织保证。

  强根基:筑牢适应发展要求的组织基础

  为解决全县村队组织设置规模小、布局散、配套少、功能差的问题,该县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制定出台了《关于村队整合的意见》,创新了依规模合建、依产业合建、依地域合建三种整合村队优化党组织设置模式,将全县163个村队(132个自然村、31个专业村)整合设置为90个,探索了“资源共享、优化布局、聚集优势、增强补弱、共同发展”的农村党组织设置新模式,优化了资源配置,建强了村队班子,提升了村队发展实力,呈现出强村带弱村、合力谋致富的生动局面。

  该县结合新农村建设对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进行科学规划,每年都专门安排专项资金下大力加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并坚持建与管相结合,管与用相结合,全县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水平实现飞跃性提高。仅2006年以来,就累计投入3000多万元,对70多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进行了新建、修缮和设施提标升级,特别是去年以来,本着规划更科学、标准更高、质量更好的原则,通过建设30个建筑面积200平方米以上,每平方米投资600元以上,设施更加完善的高标准示范点,有效带动了全县活动场所的大建设、水平大提高。五场林港村活动场所楼房建筑面积达940多平方米,投资达100多万元,在此基础上又修建了文化广场,形成了以活动场所为主体的办公、服务、娱乐中心,已成为全县新农村建设的典范。

  提素质:强力推进党员干部“素质工程”

  该县按照立足农村发展需要、对接新区建设、理念技能同步更新的思路,坚持分级负责、分层培训的原则,及时把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省市县委重要精神以及最新的科技知识和实用技能等纳入培训内容,大规模多层次开展党员干部教育培训。

  每年县委都多次集中组织基层党组织书记培训班,县委书记、县长亲自为大家讲形势、谈发展、作报告,并从中央党校、国内知名高校和市有关部门聘请高层次专家学者前来授课;广泛开展“素质工程年”“素质工程月”和“党员电教月”等集中培训和支部论坛、研讨会、先进事迹报告会等学习交流活动。特别是近年来,以县职教中心和劳动服务部门为依托,适应新区发展建设要求,对接党员和用工单位双向需求,采取“技能培训+党性教育”的“双育”模式,突出实用技术和专业技能的系统培训。去年以来,共举办各类培训班100多期,培训基层党员干部1万余人次;分期、分批组织村队党支部书记100多人次,到曹妃甸、赵蔡庄以及港澳、鲁、江、浙等先进地区考察;在市内多所职业教育学校和具有一定规模的畜牧园区、科技示范基地及党员养殖大户中建立教学培训示范基地98个,1000多名农村党员通过培训实现就业,党组织领导发展的能力显著提高。四农场和顺村党支部书记孙洪杰,通过参加县里组织的支部书记培训班,受外地发展村队经济经验的启发,带领村里群众建成占地240亩、年出栏肥猪5万头的畜牧养殖园区。仅此一项,村队农工群众人均年增收近万元。

  活载体:创新党组织工作方式方法

  该县积极创新载体活动,强化活动效果,改进党组织活动方式方法,不断提高党组织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严格落实了场镇领导干部每月“住村三日”工作制度。去年以来,通过干部住村访民情、作宣讲、办实事、帮贫困、带班子、谋致富,解决村队发展难题167个,举办各类培训班74期,协调解决资金230.9万元,为群众办好事172件,落实致富项目42个,排查矛盾纠纷和信访隐患200多起。深入开展了党员领导干部“一助一扶贫济困”、机关一般党员干部“多帮一”和农村党员“三帮三带”(帮助困难党员、帮扶困难群众、帮教农村青年,带头学理论学技术、带头致富领富、带头维护社会稳定)等主题实践活动,为不同层次党员发挥作用提供了平台,形成了上下结合,多层次的党员帮带体系。去年以来,共落实帮扶资金和生产生活物资价值100多万元,提供技术咨询、服务2000余次,帮助就业100多人,建立党员致富示范点400多个,培养入党积极分子500多名。推行了为民服务全程代理工作机制。通过在村队党支部设立党员服务站,党员干部、能人党员义务担任代理员,为群众无偿办理行政服务和政策咨询、信访事务,实现了党组织由行政命令型向指导服务型的转变,拓宽了党组织和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渠道。广泛开展了以“登百家门、知百家事、办百家盼”为内容的“亲情联动”和以“知民情、了民意、解民难、连民心”为内容的“民情恳谈”活动,搭建了党员干部与群众双向沟通的平台,为群众解决了大量的热点难点问题,及时发现和化解了影响社会稳定的各种矛盾,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更加了民意、工作更加得民心,形成了全县和谐的社会氛围和良好的发展环境。

>

相关文章

赞助商推广链接